在当今这样一个现代、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所产生的信息是 远大于 我们消耗的数量的。而过去向来提供有效知识触达能力的平台也逐渐的被某些商业化因素 快速的腐化。而搜索引擎的质量因为封闭的生态圈(如生态闭环的 贴吧、小红书等等)、seo 黑洞(CSDN)、付费广告(百度、谷歌)、诱饵标题(今日头条)快速的下降着。

而在过去的数年里面,AI 的蓬勃发展 并没有缓解这个问题,反而正在 加速 整个中文圈质量的快速下降,是的!快速下降。我们从百度的首页去搜索内容的时候,大量 ai 生产的垃圾信息开始 “逐渐丰富” 我们宝贵的首页搜索。

我们必须承认 AI 在现如今是一个帮助人们快速掌握知识的 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他们的 噪音不准确需要人工 大量的花费精力 去甄别。

有一个很大的悖论

当你能用 AI 获取信息后,如果你能 正确的甄别信息是否正确,且能够 找到获得正确信息的位置。那么本质上,即使不通过 AI 你也能找到这些信息,AI 做的只是 减少浪费的时间,而当你 完全不懂得一样 的东西的时候,AI 会展现出他强有力的误导性,他可以 信誓旦旦的将你送入歧途

所以光靠 AI 和搜索引擎的索引,在当今的时代并不是一个 特别好的知识链路,并且由于 link-rot 等等原因,我们剪藏的知识、收藏的书签往往烟消云散的快的多。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整理,把这些内容放到我们自己的知识库里面,而不是粗野的放外面。

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人,从很早我就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链路和知识体系,他们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零散的知识脉络,但最终没有变成成文的文档。而成文的文章通常数量稀少,譬如过去的数年里面也只有几十篇长文,毕竟没有 阮老师 这么强的阅读写作输出能力。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我逐渐接触到了一种 新的知识体系,他们和我大脑中构建的知识图谱是极其相似的,他们有很多种不同的工具来实现这一目的,而记录的内容会通过一种 数字化公开 的方式去展示内容,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喜欢称呼这种新式的展示方式为 :

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ing)

数字花园

数字花园不是文件柜,通常来说数字花园的摆放大多杂乱无章,他们总的来说是通过 搜索+文章间的关联关系 来形成 相互联系的思想想法的网络,他们彼此之间通常会用 更加松散 的关联关系聚焦在一起,比如:

  • 标签
  • 链接

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一些双链笔记软件就会提供一种叫做 反向链接 的方式来描述这种关联关系。有些做的更近一步的会使用 关系图谱 来表述这一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他们可以将两个关系 较弱 的想法通过一个媒介关联起来,有助于更多的联想的其他的东西。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会更加 “杂乱无章”,并且你很难用比较的好的方法去管理他们的关系。

之前在知乎看过不少人分享的笔记记录方式,人们记笔记的方式存在着一种经典的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的设计张力。有些人相信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他们想要自上而下,比如分门别类的存放文档,会使用一种比较成熟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来标注,在通过编号、类目来划分内容。而没能成功的人则会选择另外一个方式,先随便写写,然后在整理成册。

这种方式在我看来都属于是学院派的作风,他们非常注重 可访问性操作性,但是在生成新思想和创作方面是落后的。思考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第一他 不是线性的,思考是跳跃性的,第二他也 不是层次化结构的,用不那么通俗的解释是他不是树状的,所以我很不喜欢脑图来构建想法。

事实上,在我生活中碰到的绝大部分事情都不是线性、层次化的,但是大多数辅助软件和工具都试图假设他们有良好的时间、层次次序,这在我看来带来了重重困难。

所以我希望我下面记录的笔记是无序的,他们可能会有简单的分类,但是不会那么的精准,而在建立连接的可以使用不可预测的方式去关联管理他们。

当我记录一些思想以后,我可以在后续的写作中穿过这些思想,将他们串联起来,重新发挥一些作用,并让他们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如何管理?

我依稀还记得最早我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比较害怕将其公之于众,因为我会担心我写的内容是错误的,从而让其他人觉得我在犯蠢。说实话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我对此嗤之以鼻,对我来说写笔记,或者说单纯的写作的目的从来不是证明一个东西是否是正确或者错误,写作是一种知识的组织、提炼、重新整理。这种行为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展示什么,而是为了 澄清思路浓缩知识。这样以后哪一天我需要向其他人介绍某个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快速的用总结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些内容。

如果我做的好

写作的东西理应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就像早年间我看到的先辈们提供的长文那样,区别是这里的粒度更细,并且也不会那么的长。

在短期的应用以后,我找到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他们不准确,但是目前来说是较为有用的策略:

  • 如果觉得某个东西是有关联的那么在文中模糊的引用即可,例如 相关阅读:《一个链接》,如果你觉得关联性比较强,那么应该用实质性的指述例如: xxx内容
  • 名字最好要简练,有些人喜欢用动词或者名词,我对此荤素不忌,只要能正确的描述内容即可
  • 永久链接可以随意命名,甚至 id 都可以,只要能确保后面自己能精心维护即可
  • 善用搜索,而不是层级目录查找
  • 善用知识图谱去寻找孤立的点,他们代表了你所缺欠的知识
  • 善用知识图谱寻找串联的关系

而结合数字花园来看,处理整理、收集以外,你最好对外提供一个展示和分享的方式,这样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你的成功,而是通过网络的集体思维来创造反馈,这一点我在 阮老师的博客 上收获了很多。

事实上我的阅读内容非常非常的多,我在一周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不同来源的知识,他们有我从 RSS 上订阅的博客、discords 上的讨论,github 上的 issue、discussion、知乎、掘金上乱七八糟的推送,甚至很多朋友会推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文章给我。

而最终留下的文字寥寥无几,而写作的时间也被侵占严重,所以我倾向于使用一个更清晰的脉络来组织管理这些行为。

收集

事实上中文互联网的文章质量普遍不高,对此你只需要每天去最高的榜单上随便看看就好了,如果感兴趣的就把他们标记为 readlater,这里我是配置 obsidian 将内容转换为 markdown 后在重新阅读的。

RSS 收集来的文章通常质量要高一些,明显可以看得出大部分作者都精心的整理过一番,但是坏消息是他们的更新频率通常是有生之年系列,除开某些高产作者外,绝大部分都是年更的朋友。同样的做 readlater 处理即可。

与上面那种二次消化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笔记和知识通常是线性的、结构化的,所以我选择使用更传统的方式去收集整理,会按照学科、内容去标记,而概念性质的东西则会堆放在相关的模糊描述的概念下面做一个简单归类,如果不能归类的则大致随意停放一个位置,看看后续什么时候用到了在整理。

处理

所有看过的文章都会应当整理一个思考,如果没有产生新的思考则说明这片文章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你需要从知识库中删除他。重新编写的知识一般来说最好不要框死他的位置,放置在大类即可,太过精细的目录划分会阻止你关联内容。

而学习笔记则不同,由于他的专业性比较强,你需要划定一个较为专业的门类去管理他。当你彻底的选完一篇内容以后,应当归档他,并总结。

生成新的思考

由于我还没真正的实践他,还是留待后面在写吧。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笔记?

永久链接:https://iceprosurface.com/blog/what-why-how/

作者授权:本文由 icepro 原创编译并授权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转载或使用请遵守署名协议。

查看源码: